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西奥机电SPC-01缠绕膜黏性测试仪:精准测量,品质保障在当今的包装行业中,缠绕膜作为一种重要的包装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物品的固定与保护。为了确保运输过程中物品的安全,缠绕膜的黏性显得尤为重要。西奥机电推出的SPC-01缠绕膜黏性测试仪,正是为解决这一需求而设计的精密检测工具。本文将详细介绍SPC-01缠绕膜黏性测试仪的特点、适用范围、测量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一、SPC-01缠绕膜黏性测试仪的特点SPC-01缠绕膜黏性测试仪凭借其性能和多功能性,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
7-9
随着2025版《中国药典》的实施,药包材检测标准迎来重要升级。其中4042"预灌封注射器护帽开启性能测定法"对医疗器械质量控制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标准明确规定了非锁定护帽拔出力与鲁尔锁定护帽旋开扭矩的检测方法,为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在拔出力检测环节,材料试验机需满足±1%的示值误差要求,通过专用夹具实现轴向施力。测试时需特别注意夹持器对护帽的固定方式,既要防止滑动又要避免过度变形。100mm/min的推荐速率兼顾效率与数据准确性,力-位移曲线的峰值直接反映护...
7-9
在药品包装领域,金属软膏管的涂层黏附力、密封性、韧性三大性能直接影响药品的保质期与使用安全性。LSST-01泄漏与密封强度试验仪凭借其正压法三模式测试能力与灵活夹具适配性,成为执行2025药典新规的核心设备。LSST-01的破裂测试模式可精准测定软膏管最大承压值,为产品规格设定提供数据支撑。某软膏管生产企业通过此模式,将产品爆破压力标准从350kPa提升至400kPa,有效减少了运输中的破损率。蠕变测试模式则通过施加70%最大压力并保持一定时间,揭示管体在长期储存中的密封稳定...
7-9
随着2025年《中国药典》对铝箔类药包材检测标准的细化,药品包装企业正面临更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本次修订重点针对铝箔针孔度、黏合层热合强度、涂布量差异及破裂强度四大核心指标,构建起覆盖材料基础性能到实际应用安全的全链条检测体系。针孔度检测作为铝箔质量控制的首道关卡,要求采用30W日光灯照射下的黑纸衬底法,通过暗室观察400mm×250mm样品表面的微小缺陷。这一方法可有效识别直径≥0.3mm的针孔,避免铝箔因孔隙导致药品受潮或氧化。黏合层热合强度测试则引入热封仪与材料试验机联...
7-9
随着2025年《中国药典》的正式实施,药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标准再度升级。其中,针对吸入气雾剂、外用气雾剂等产品的金属罐包装,新增的"4051金属罐耐压性能测定法"引发行业广泛关注。这一标准的出台,不仅为药包材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检测依据,更从技术层面推动了包装质量的全面提升。金属罐的耐压性能直接关系到药品在储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尤其是吸入制剂类产品,其罐体需在特定压力下稳定释放药物,若承压能力不足,可能导致泄漏、变形甚至爆裂,严重威胁患者用药安全。根据新规,检测需通过气...
7-9
随着2025年《中国药典》的正式实施,预灌封注射器作为生物制剂、疫苗等**药品的核心包装形式,其适配器卡圈的牢固度检测成为保障用药安全的关键环节。药典新增的4043预灌封注射器适配器卡圈牢固度测定法,从抗扭力和拔出力两大维度建立了量化标准,为企业和检测机构提供了明确的技术依据。抗扭力检测:锁定连接的可靠性验证抗扭力测试旨在评估适配器卡圈与注射器锥头连接的旋转稳定性。根据标准,测试需在扭矩仪上进行,仪器误差需控制在±5%以内,转速推荐20r/min。操作时,需将注...
7-8
2025年《中国药典》4020项对玻璃容器垂直轴偏差和圆跳动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明确规范,这两项指标直接关系到药包材的密封性和使用安全性。垂直轴偏差指瓶口中心绕瓶底垂直轴旋转形成的圆直径的一半,而圆跳动则是安瓿外径在旋转中的最大变化量。两项指标均需通过专业仪器精确测量。根据药典要求,检测需使用垂直轴偏差仪或圆跳动仪。仪器需具备瓶底固定装置、可旋转底盘及高精度测量系统(如千分表或位移传感器)。操作时,将瓶底固定于旋转盘,使瓶口或测量点与测量装置接触,旋转360°后读取最大值与最小值...
7-8
在医药包装材料热缩性能检测领域,FST-01热缩试验仪开创性地引入液体介质加热系统,为执行2025版药典4027法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相较于传统干热烘箱,油浴加热模式展现出三大核心优势:首先,热传导效率提升300%。实验数据显示,100℃环境下油浴加热使试样在120秒内达到热平衡,而空气加热需要7分钟以上。这种快速热响应特性确保测试起始阶段的温度一致性,特别适用于薄型硬片材料的瞬时收缩特性捕捉。其次,温度均匀性突破行业瓶颈。设备内置的循环泵系统使加热油体形成对流,在370mm...
7-8
随着2025版药典4000系列药包材检测方法的实施,硬片加热伸缩率测定法(4027法)对检测设备的精度要求提升至新高度。该标准要求在100℃±2℃环境下准确测量100mm标距的尺寸变化,这对检测设备的温控系统和测量装置提出双重挑战。传统干式加热方式常因温度波动超出±2℃范围导致数据偏差,而FST-01热缩试验仪采用的液体介质加热系统**破解这一难题。其数字P.I.D控温技术可将温度波动控制在±0.3℃以内,配合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形成闭环...
7-8
2025版药典4041标准对预灌封注射器密封性检测提出更精细化要求,检测设备选型需重点关注压力控制精度、操作便捷性及数据管理功能三大维度。在护帽密封性检测中,材料试验机与压缩空气加压装置形成差异化解决方案。前者通过公式计算实现力值精准控制,适用于壁摩擦可忽略的洁净检测场景;后者采用气道加压方式,更贴近实际使用中的动态压力环境。两种设备均需配置专用夹具,确保注射器轴向定位精度≤0.1mm,避免装夹误差导致的密封面受力不均。活塞密封性检测对侧向力施加装置提出特殊要求,0.25-3...
7-8
随着2025版药典的实施,预灌封注射器组件密封性检测标准迎来重要升级。该检测聚焦护帽与套筒、活塞与套筒两大关键部位的密封性能,通过物理加压与正压法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起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在护帽密封性检测中,材料试验机与压缩空气加压装置形成互补方案。当套筒壁摩擦可忽略时,采用公式计算试验力值实现精准加压;存在摩擦干扰时,则通过封闭末端留设气道的方式施加110kPa压力。这种双模式设计既保证检测准确性,又提升设备适用性。值得注意的是,样品需装配12小时后检测,避免装配应力对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