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制品与冷链药品的流通环节,包装材料的低温穿刺性能直接关系到药品的安全性。低温环境下,包装材料易因脆性增加导致抗穿刺能力下降,可能引发泄漏、污染等风险。ASTM F1306 标准对包装材料的穿刺性能测试作出了规范,而西奥机电的 MPT-01 医药包装撕拉力测试仪(选配低温模块),通过创新的测试方法,为冷链药品包装的低温穿刺力检测提供了精准解决方案。
传统穿刺力测试多在常温下进行,难以模拟冷链运输中的低温环境(通常为 2℃-8℃,部分生物制品需 - 20℃以下储存),导致检测数据与实际应用场景脱节。MPT-01 的低温模块可实现 - 40℃至常温的精准控温,测试时将包装样品(如铝塑复合膜、多层共挤膜)置于低温舱内平衡 2 小时,确保材料温度与设定环境一致。随后,仪器以 ASTM F1306 标准规定的 100mm/min 速度驱动穿刺探头(直径 3.2mm)垂直刺入样品,记录穿刺过程中的最大力值与能量吸收值,这些数据能直观反映低温下包装材料的抗穿刺韧性 —— 力值过低或能量吸收骤降,均提示材料在冷链环境中存在破损风险。
该创新测试方法的优势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环境模拟真实性,低温舱的温度波动控制在 ±0.5℃,精准复现不同冷链段的温度条件;二是测试参数全面性,除最大穿刺力外,还可捕捉穿刺过程中的力值波动曲线,分析材料在低温下的脆性断裂特征;三是标准适配性,测试流程符合 ASTM F1306 对样品预处理、探头规格、测试速度的要求,确保数据具有可比性与**性。通过 MPT-01 的检测,医药企业可针对性优化包装材料配方(如增加耐低温增塑剂比例),或改进包装结构设计,从源头降低冷链运输中的破损风险。
问答环节
问:MPT-01 的低温模块能否快速切换不同温度点进行测试?
答:可以。模块采用高效制冷系统,从常温降至 - 20℃仅需 30 分钟,且支持温度梯度设置(如 2℃→-5℃→-20℃),可一次性完成多个冷链温度点的穿刺力对比测试,大幅提升检测效率。
问:对于含铝箔层的复合包装,低温穿刺力测试与常温数据差异显著吗?
答:差异显著。铝箔在低温下脆性明显增加,其穿刺力通常比常温下降低 15%-30%,且能量吸收值下降更明显(可达 40%)。MPT-01 能精准捕捉这种差异,为复合包装的冷链适用性评估提供关键数据。
问:该仪器能否模拟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对低温穿刺性能的影响?
答:可通过联用模块实现。MPT-01 支持与振动测试台联动,先将样品在低温环境下进行振动预处理(模拟运输颠簸),再进行穿刺力测试,更贴近实际流通场景,评估结果更具参考价值。